说起唐朝的贞观之治,有几个名字是绕不开的股顺网,比如魏征的直言敢谏,再比如杜如晦的善于决断。而在这些人里,房玄龄绝对是星空中最亮的那几颗星之一。他辅佐李世民,从策划玄武门之变到建立大唐盛世,运筹帷幄,功高盖世,被誉为“大唐第一贤相”。他的一生,几乎就是“功臣”二字的完美诠释。
然而,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于,如此一位功勋卓著、堪称典范的开国元勋,在他闭上眼睛之后仅仅五年,他那显赫一时的家族就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政治清洗,从此一蹶不振,彻底沦为了大唐历史的看客。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?一个顶级功臣的家族,为何会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?
一桩家务事引发的血案一切的祸根,都源于房玄龄去世后的一桩家务事。房玄龄生前思虑周全,为国家规划了百年大计,却没能为自己的家庭安排好一个万全的未来。他有两个儿子,长子叫房遗直,次子叫房遗爱。按照宗法制度,房玄龄的爵位“梁国公”由长子房遗直继承,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可问题就出在次子房遗爱的身上,他虽然不学无术,却娶了一位身份极其尊贵的妻子,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之一,高阳公主。
展开剩余84%这位高阳公主,自小被太宗捧在手心,养成了骄纵任性的脾气。她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只是个次子,无法继承家族最核心的爵位和财产,心里很是不平衡。于是,她怂恿丈夫房遗爱去和哥哥争夺继承权。兄友弟恭的场面荡然无存,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内部的鸡飞狗跳。高阳公主更是亲自出马,跑到唐高宗李治面前,诬告大伯子房遗直对自己无礼,想借皇帝的手把房遗直拉下马,好让自己的丈夫上位。
房遗直也不是省油的灯,面对弟弟和弟媳的咄咄逼人,他选择了最激烈的方式反击。他直接向朝廷上奏,反过来告发弟弟房遗爱和高阳公主图谋不轨,意图谋反。这一下,事情的性质彻底变了。一桩普通的家庭财产纠纷,瞬间升级为一桩牵动着皇家颜面和国家安全的谋反大案。这桩看似普通的家庭纠纷,就像一根导火索,点燃了早已埋在唐朝权力中心之下的那个巨大炸药桶。
而那个抓住这根导火索,并亲手点燃炸药的人股顺网,就是当时权倾朝野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孙无忌。
长孙无忌的“阳谋”当房家的家务事闹到朝堂之上时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一个人身上,他就是唐高宗的亲舅舅、托孤重臣长孙无忌。作为关陇集团的领袖,长孙无忌在唐高宗李治即位之初,权势达到了顶峰,可以说,整个朝堂都在他的掌控之下。他接手调查此案,这对于房家来说,无异于一场灾难的开始。
长孙无忌和房玄龄虽然同为贞观名臣,但两人在政治上早有罅隙。尤其是在当年太子李承乾被废后,关于立谁为新太子的问题上,房玄龄曾一度支持魏王李泰,而长孙无忌则是晋王李治(即后来的唐高宗)最坚定的拥护者。这虽然是陈年旧事,但对于一个政治家而言,曾经的政敌永远是潜在的威胁。如今,房玄龄已死,但他的家族依然是朝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。房家兄弟的内斗,给了长孙无忌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,一个可以名正言顺地、连根拔起房家势力的机会。
在长孙无忌的主导下,案件的调查迅速扩大化。他以房遗爱为突破口,通过严刑逼供,硬生生“牵扯”出了一桩惊天谋反大案。根据审讯结果,房遗爱、高阳公主联合了驸马柴令武、薛万彻等人,意图拥立唐太宗的弟弟、荆王李元景为皇帝,发动政变。然而,很多历史学家研究后发现,这个所谓的“谋反案”漏洞百出,证据极其薄弱。
比如,他们计划拥立的荆王李元景,无论声望还是实力,都远不足以号令天下,这个选择本身就不符合政治逻辑。在这张大网中,最令人惋惜的,当属才华横溢、素有贤名的吴王李恪。李恪因为母亲是隋炀帝之女,血统高贵,深得太宗喜爱,也被长孙无忌视为对皇位的一大威胁,最终也被牵连进此案,含冤而死。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调查,而是一场冷酷的政治屠杀。
关陇与山东集团在长孙无忌背后,是唐朝初年两大政治集团长达数十年的殊死搏斗。这两大集团,一方是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,另一方则是以房玄龄、魏征等人为代表的山东士族。
所谓的关陇集团,指的是从北魏、西魏、北周到隋唐,一直盘踞在关中和陇西地区的军事贵族集团。他们骁勇善战,是李唐王朝建立的根基和核心力量,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,背后就有他们的鼎力支持。他们是帝国的“股东”,是天生的统治阶层。而山东士族,则是指魏晋以来盘踞在崤山以东的传统文化世家大族,比如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等。他们虽然在军事上稍逊一筹,但在文化、政治和经济上有着深厚的底蕴,是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文官力量。房玄龄就是山东士族在朝堂上的杰出代表。
这两大集团,一个是“武”的代表,一个是“文”的象征,既相互合作,又相互提防,彼此间的利益冲突贯穿了整个唐朝前期。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领袖,他清洗房玄龄的家族,本质上就是对山东士族势力的一次沉重打击 。通过“房遗爱谋反案”,他不仅除掉了房家这个山东士族的标志性家族,还顺带清算了吴王李恪等一批与关陇集团政见不合的宗室和大臣。
这是一次精准的、有预谋的政治行动,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关陇集团在唐高宗时代的绝对主导地位。
从开国元勋到历史看客永徽四年(公元653年)二月,这场震动朝野的大案终于尘埃落定。最终的判决是残酷的:房遗爱、薛万彻、柴令武被处斩;高阳公主、荆王李元景、吴王李恪、巴陵公主等人被赐令自尽;江夏王李道宗等一批重臣被流放边疆。而挑起事端的房遗直,虽然保住一命,但也被贬为庶人,流放外地。
朝廷下令,将房玄龄请出太庙,取消了他配享祭祀的殊荣。这意味着,他一生为大唐立下的不世之功,因为子孙的罪名而被官方否定。一个曾经荣耀至极的家族,就这样在短短几个月内土崩瓦解,烟消云散。房家的子孙后代,或被杀,或流放股顺网,即便有幸存者,也早已失去了所有的政治资本和社会地位,再也无法登上大唐的政治舞台。他们从历史的创造者,彻底变成了历史的旁观者和看客。
发布于:山东省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